近日,重慶交通大學周建庭教授申報的“橋梁監測與加固”獲得立項,資助經費400萬元。這是該校首次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,也是原交通高校公路水運領域目前為止唯一的一位“國家杰青”。
據了解,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由國務院1994年批準設立,該基金旨在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,吸引海外人才,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帶頭人。目前杰青獲得者大多成為各自領域內的權威專家和學術帶頭人,并逐步發展成為我國科學事業發展的領軍人物。
周建庭教授主要致力于橋梁安全狀態監測、評估與舊危橋加固理論與技術的研究。近年來,主持國家973前期計劃項目“大型在役橋梁結構系統時滯混沌動力行為研究及結構生命演化理論”及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,承擔其它國家、省部級項目17項;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(1項排名第一,1項排名第三)、省部級科學技術獎13項(包括主持的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);正式獲得國家專利授權24項(發明專利16項,實用新型專利8項);發表學術論文192篇(三大檢索78篇),出版著作7部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橋梁加固研究領域,周建庭教授先后研發了多點支承體系加固拱橋、鋼筋砼套箍封閉主拱圈加固拱橋等10余種舊橋加固創新理論和技術并在實踐中得到成功應用。
近年來,在全國12個省市運用新技術、新材料、新工藝成功加固了339座橋梁。在橋梁結構安全監測和評價研究領域,首次提出了基于時變可靠性、內力包絡和基于劣化效應的大型橋梁安全評估理論和技術等,成功解決了橋梁安全監測中的關鍵科學和技術問題,研究成果已建成10個大型橋梁監測中心,實時監測了20多座大型橋梁的安全狀態。
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資助后,周建庭教授和他的團隊正在圍繞“高性能混凝土拱橋”、“磁監測”、“自調溫橋梁結構”等研究方向刻苦攻關,可望進一步取得較大的突破。